據本報報道,《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實施辦法》剛剛結束意見征集工作,其中數條明確的經濟鼓勵手段令人期待。本科及以上畢業生進入北京市養老服務機構專職從事養老服務工作的,可獲最高6萬元入職獎勵;在養老機構護理崗位上從事一線護理工作的養老護理員,每人每月可獲1000元獎勵津貼。
我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給數以億計的老年人提供優質服務,不僅關乎老年人的晚年幸福,也關乎千家萬戶的幸福。有效應對老齡化危機,需要一支責任心強、業務能力高、年齡搭配合理的專業化隊伍。雖然各地紛紛出臺鼓勵性政策,但據介紹,學養老護理專業的往往不干養老護理工作,進入養老行業的大都沒有學過養老護理專業;全國各學校開設的老年專業,幾乎沒有招滿過。調查顯示,年輕人多不愿意到養老院求職,即便到崗,第一年流失率可能達到30%,第二年50%,第三年70%甚至更高。
究其原因,不得不說照顧老年人瑣事多、一線護理強度高。但更重要的是,從事老年服務的待遇不高、社會認可度偏低,缺少職業歸屬感和使命感。因此,適當提高待遇是當前最切實可行的辦法。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將要給畢業生和從事一線工作的養老護理員發放的獎金和補貼,來自財政資金。養老機構人才短缺,僅靠市場手段并不足以扭轉現狀,政府出手獎勵,資金會更有保障。此舉是對有志養老事業的年輕人的鼓勵,更是對老年群體的關愛。相信養老機構人才“不愿來、留不住、干不長”的局面,會逐步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