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獨居老人,尤其是半失能老人,如果遭遇意外情況,后果不堪設想。如今,渝北區民政局已向全區推廣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搭建覆蓋轄區街鎮的信息服務平臺,為轄區2000名失能老年人、百歲老人提供全免服務。
面對轄區困難老人,如何更好地開展居家養老?“目前我們采取了線上和線下平臺,線上即撥打渝北區居家養老中心服務電話進行線上咨詢,老人有任何需求,如需要代購菜品、打掃居室、理發洗頭、陪同就醫等服務,就需要線下找助老員根據老人需求提供服務。”渝北區民政局相關人員介紹,同時,為老人提供一臺具有定位功能的手機,一旦老人遇到緊急情況,只要按下SOS鍵,就近的助老員就會根據老人的需求提供服務。對于居住在偏遠農村的分散特困老人,采取鄰里互助的助老服務模式。
目前助老員主要由社區工作人員、居委會工作人員、愛心志愿者、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等人員組成,他們一般居住在老人附近,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就立即啟動緊急救援,大幅提升救援救助時效,讓這些特殊的老人享受到居家養老服務帶來的安全和便利。
今年渝北區已出臺《居家養老服務實施方案》,對居家養老服務的享受人群、補貼標準、服務形式等作出了更明確的界定。
按照“托底為主、普惠自愿、培育市場”的原則,對試點區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失能老年人或空巢老年人、分散特困供養人員中的老年人、10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購買100%比例的居家養老服務。而對于家庭條件沒有那么困難的老年群體,對60周歲及以上空巢家庭中失能老年人和80周歲及以上的空巢家庭老年人或失能老年人購買50%比例的居家養老服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范圍內老年人提供每人每月50元的信息服務和119.3元(4小時)的助老服務。”渝北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信息服務包括借助定制老年手機為老人提供緊急救援、定位服務、主動關愛、生活信息咨詢、心理慰藉等服務;助老服務包括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醫、助行等服務。
據統計,渝北區居家養老中心運營以來,已為老人提供線下服務5000余人次,發放老年手機1738部。其中,給線下服務的老年人發放手機387部,線上服務的老年人發放492部。